人類從地表和地表深處開采出巨大數額的礦石和圍巖,改變和破壞了地球表面和巖石圈的自然平衡,使地質環境不斷地改變和惡化,給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,稱礦山環境地質問題。當前我國礦山地質環境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:
一、礦山廢水污染
隨著礦山的開發,礦區排放大量的廢水,它們主要來自礦山建設和生產過程中的礦坑排水,洗礦過程中加入有機和無機藥劑而形成的尾礦水,露天礦、排礦堆、尾礦及矸石堆受雨水淋濾、滲透溶解礦物中可溶成份的廢水,礦區其他工業和醫療、生活廢水等。這些受污染的廢水,大部分未經處理,排放后又直接或間接地污染了地表水、地下水和周圍農田、土地,并進一步污染了農作物,有害元素成份經揮發也污染空氣。
我國的選礦廢水,年排放總量大約為36億噸,這些廢水很少有達到“工業廢水排放標準”的,不少是含有許多有害金屬離子和物質,固體懸浮物的濃度遠遠超標。我國北方巖溶地區的煤、鐵礦山,每年要排礦坑水12億噸,絕大部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,其中30%左右經處理使用,其他都是自然排放。江西某的多金屬礦床,排放酸性礦坑水,造成河水污染,魚蝦絕跡,水草不生,25公里長河道的河水不能飲用,同時土壤物理性質變壞,造成農田污染,農作物生長受到損害。
二、礦山疏干排水造成災害頻生
我國有許多礦山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很復雜,采礦時對地下水必須進行疏干排水,甚至要深降強排,由此而出現了一系列的地質環境問題,給礦山生產帶來許多災害。
首先是礦井突水事故不斷發生。我國許多礦床的上覆和下伏地層為含水豐富的石灰巖,特別是北方石炭二疊紀煤系地層,不僅煤系內部有含水性強的地層,其下伏為巨厚的奧陶紀灰巖,這些礦床隨著開采的延伸,地下水經深降強排,產生了巨大的水頭差,使煤層受到來自下部灰巖地下水高水壓(20—60公斤)的威脅,在一些構造破碎帶和隔水薄層的地段發生突水事故,嚴重地威脅著礦井和職工的生命安全。據統計,30多年來我國主要煤炭礦區,因突水淹沒全礦井58次,部分淹井64次,造成經濟損失27億元。1984年開灤范各莊特大水災,一次造成的損失就近5億元。有些新井建設過程中因水的威脅長期不能投產,達不到設計生產能力。目前我國北方主要的礦務局,有130余個礦井受水威脅,隨著向深部開采,水壓不斷增加,突水災害威脅日趨嚴重。北方巖溶地區的煤炭礦床約有150多億噸儲量,鐵礦床約有8億多噸儲量,因受水的威脅而難于開采。近幾年來群采礦山亂采亂挖,使地表水體或廢棄礦山的積水灌入大礦,而造成國營大礦淹井事故,在淮南、水城、鶴壁等煤礦都曾發生過。
其次,由于疏干排水,在許多巖溶充水礦區,引起地面塌陷,嚴重地影響地面建筑,交通運輸以及農田耕作與灌溉。廣東凡口礦發現塌陷1600多個,范圍5平方公里;湖南恩口礦塌陷5800多個,范圍20平方公里;安徽淮南、山東萊蕪及長江中下游兩測的有色金屬礦山,也都出現了地面塌陷。開灤范各莊突水淹井事故后,礦區附近出現11個地面塌陷坑,以突水點為中心的10余公路范圍內,水位下降20---30米,使廠礦、工業和生活供水原有系統失靈,發生吊泵,形成無法供水的局面。
再次,在我國沿海地區的有些礦區(如復州灣粘土礦、金州灣石棉礦等),因蔬干排水形成海水入侵,其入侵范圍現仍在不斷擴大,破壞了當地淡水資源,影響了植物生長。
又次,某些礦山由于排水,疏干了附近的地表水,淺層地下水長期得不到補充恢復,影響植物生長;有的礦區甚至形成土地石化和沙化,生態環境遭到破壞。因采礦造成缺水的地區也在不斷地增加。如山西因采礦而造成缺水的,有18個縣、26萬人吃水困難,30多萬畝水地變成旱地,其中晉城地區即有7.8萬畝耕地變壞,4.5萬畝水地變成旱地。
三、占用和破壞大量土地
采礦工業占用和破壞土地,包括采礦活動所占用的土地(如廠房、工業廣場、碓礦場);為采礦服務的交通(公里、鐵路等)設施,采礦生產過程中堆放的大量固體廢棄物所占用的土地,以及因礦山開采而產生地面裂縫、變形及地表大面積的塌陷等。據估計,到目前為止,我國采礦工業占用和破壞的土地已達2000至3000萬畝之多。
我國重點的金屬礦山,約有90%是露天開采,每年剝離巖土約2.2至2.6億噸,露天礦坑及堆土(巖)場,侵占了大片的山村(林)和農田,根據28個重點露天礦調查,僅堆土場占地總面積即大6.7萬畝,今后每年還要新占土地約6000畝以上。全國重點煤礦1985年有矸石山671座,7.8億噸,至1988年增加到730座,9億噸,今后每年還要新排放出6800噸,繼續擴大占用土地。
礦山井下開采,由于巖石的冒落,地面發生大面積塌陷(沉陷)積水,致使大量良田廢棄,村莊搬遷。據調查,華北、華東平原地區,每采萬噸煤炭要塌陷土地3畝。目前每年約塌陷10萬畝地,預計到2000年,每年要塌陷18萬畝。開灤煤礦塌陷的土地已達13萬畝,徐州煤礦達8萬畝,淮北煤礦5.7萬畝,預計淮北煤礦今后還要塌陷12萬畝,許多村莊可能出現農田全部塌完,變成無地可耕、無處遷村的局面。山西省統配煤礦的43對礦井,有29個礦井因采煤發生地面塌陷、裂縫、變形、面積37萬畝。
我國人多地少,人均僅占耕地1.3畝,對于礦山毀地速度之快,必須引起高度重視,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。除盡量少占或不占良田外,要積極開展造地復田,在復墾的土地上種植莊稼,發展森林和建設村莊,適應人民群眾改善生活和生態環境的需要。
四、地質災害頻繁發生
我國許多露天礦山在開采過程中,經常發生邊坡失穩、滑坡和崩塌等災害。如阜新海洲、平莊西露天、撫順西露天、遼寧大孤山鐵礦、湖北鹽池河磷礦,都發生過較嚴重的滑坡和崩塌,少則幾百立方米,多則幾十萬、幾百萬立方米,除造成運輸和生產中斷、附近建筑物遭受破壞外,嚴重地影響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。
礦山排出三大量礦渣及尾礦的堆放,除了占用大量土地、嚴重污染水土資源及大氣外,還經常發生塌方、滑坡、泥石流,尤其是一些鄉鎮集體和個人采礦場,在河床、公路、鐵路兩側開山采礦,亂采濫挖,亂堆亂放,經常把矸石甚至礦石堆放在河床、河口、公(鐵)路邊等處,一遇暴雨造成水土流失,產生滑坡,泥石流,把其尾礦、矸石等沖入江河湖泊,造成水庫河塘淤塞、洪水排泄不暢,甚至沖毀公路鐵路,交通中斷,給國民經濟造成嚴重損失。山西峨口鐵礦,尾礦壩被洪水沖垮,形成和泥石流相似的災害,使下游的繁峙、代縣的6000畝農田被毀。陜西金華山煤礦因地下采空,地面變形,產生崩塌性滑坡,摧毀了村莊和礦山工業廣場的設施。
尾礦和矸石堆,經常發生自然放出有害的氣體,污染大氣。目前我國煤礦除一些煤因淺部煤層在自燃外,還有88座矸子山在燃燒;湖南湘潭錳礦的廢石堆中因含黃鐵礦而發生自燃,放出有害氣體。另外,在尾礦和矸石堆中含有許多有害的干燥廢渣物,在刮風的日子里,隨風吹到城市和居民區,影響人民生活和身體健康。
瓦斯突出和爆炸是我國礦山生產建設中的重要地質災害之一,僅煤礦的煤層和瓦斯突出,每年即發生1000次以上,突出強度有的大1000噸以上,強度與頻率均居世界之首。瓦斯突出造成的惡性災害,其損失是驚人的。
在我國礦山經常發生的地質災害現象中,還有礦床尾巖變形、頂板冒落等。